首页 >> 狭叶茶

建设美丽中国湿地保护和修复迫在眉睫滇铁榄

时间:2022/08/13 08:22:48 编辑:

建设美丽中国 湿地保护和修复迫在眉睫

1月9日消息: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,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,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。我国当前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,使得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专家建议,唯有大力推进清洁生产、出台湿地保护相关法规、建立湿地管理协调机制、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、加强湿地科学研究,才能早日呈现一个“美丽中国”。

近年来,我国湿地的范围不断缩小,长江、黄河、钱塘江等诸多河流严重遭遇人为污染。在日前于武汉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武汉策会上,70多位专家学者一致倡议,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。

五大健康问题困扰流域生态

湿地被称为“地球之肾”。而按照《湿地公约》定义,河流、湖泊、沼泽、浅海等也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从2010年起,中科院院士刘昌明率领研究团队开始评价我国大型水系生态安全度。评价内容包括区域用水压力、水系统脆弱程度、河流断流和湖泊湿地干涸风险程度、地下水脆弱程度、超采程度及地下水系统的可持续能力、地表水污染程度等。

他们在调查和评价后得出结论:考虑到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,长江水系生态预计在2030年将处于“安全”状态,黄河则已处于基本不安全状态,主要原因是水量供需失衡。

“为保持生态安全,黄河流域须一方面强制节水,一方面通过南水北调补水。”刘昌明说。

“没有健康的流域,就没有健康的河流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进一步提出,根据国家重大水专项调查,以长江、黄河为代表的我国重点流域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,鱼类和底栖动物等物种数量明显减少,群落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。

孟伟总结说,我国的流域生态系统有五大健康问题:肾脏功能衰竭——河道退化,水质恶化;肺呼吸功能退化——自然绿地结构单调,生物多样性减退,碳氧代谢功能低下;皮肤代谢功能下调——地表硬化,河堤硬化,高楼林立;肠胃消化不良——污水废水直排,垃圾固废自然净化能力缺失;血脉经络不通——水文失调,破碎。

清洁生产企业仍然太少

近年来,人为污染成为湿地保护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威胁。以钱塘江为例,有数字统计,每天有389万吨污水排入钱塘江,且部分排污口设置不合理。

针对这一现象,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提出,今后一段时间内,湿地和流域的生态保护应加强对周遭污染源的治理。“污染治理应以源头处理为主,通过企业的清洁生产,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量,减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压力。”

近年来,我国一直在抓相关工作。截至2010年,全国有82.6%的煤电机组安装脱硫设施,比美国2009年的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;全国污水处理率达到77%,超过美国1985年的73%。

段宁称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国家用了10年时间治污,主要措施便是清洁生产,即不断改进、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、改善管理、综合利用,从源头削减污染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。

据测算,清洁生产技术一般可削减75%的污染物产生量,同时能节约生产成本。我国大规模实施清洁生产始于2005年,至今已有1万多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。不过,与经济总量相比,清洁生产企业仍属极少数。

段宁认为,未来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。

湿地保护亟待立法

除了气候因素与人为污染因素,与会专家指出,目前湿地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,如盲目排干湿地、过度取水调水等导致湿地面积缩小,功能退化,环境恶化;管理体制、法律保障和技术落后阻碍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;公众保护意识不强,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程度不足等。

与会专家认为,湿地保护与修复不仅是生态问题,还涉及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和社会等方面,关乎生态文明、人民福祉、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

如何加强湿地保护?专家们表示,首先,国家和地方应尽快制定湿地保护的专门性法规,努力构建湿地保护的法律体系。同时,建立权威高效的湿地管理协调机制,实现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的湿地科学管理,避免不同地区、不同部门因理念、目标和利益不同而各自为政、各行其事。

此外,有关部门还应提升湿地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,建立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监控体系,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,加强国际合作,建立湿地保护与修复示范区。 ?

南京天佑儿童医院

云南昆明治疗癫痫专科医院

北京治疗羊角风哪个医院比较好

哪家医院看妇科好

嘉兴不孕哪个医院好

相关资讯